大部分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里都会有债券资产,与之分不开的还有“债券久期”一词。中长债和短债的区分,主要也是久期不同,那么久期究竟是什么?如何影响投资呢?现在带大家认识一下债券久期,这个债券投资策略中的重要概念。
什么是久期?
久期,这是债券投资里面的一个专有名词。
久期,全称为麦考利久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债券的平均“寿命”,它反映的是债券在到期之前的时间。这个时间长度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以“息票周期”为单位,是债券在未来产生各期现金流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其权重是各期现金值在债券价格中所占的比重。简单来说,债券久期是债券收回全部本金和利息的加权平均时间。
但简单粗暴、不严谨的总结可以是:久期是描述债券对于利率波动的敏感性,指代利率每变动1个百分点,债券价格会跟随利率波动多少百分点。
久期越大,对于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就越高,而久期越小,对于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就越低。而一般来说,久期的大小和债券到期期限的大小是高度相关的,也就是到期时间越长的债券,久期就越大。
债基久期如何估算?
债券久期是对债券每次息票利息或本金支付时间的加权平均,反映债券持有者收回其全部本金和利息的平均时间。久期综合了债券的票面利率、到期期限、到期收益率等因素,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其中,P 为债券价格,Ct 为第t 期现金流,y 为贴现率,t 为从当前到t 时刻现金流发生的持续时间,n 为到期期限。
其次,从公式上理解,久期越长,利率变化引起的债券价格波动越大。
通过对债券价格的表达式求微分,可以得到债券价格变化与其久期的近似关系为:
其中, DMac 为债券的麦考利久期, DMod 为修正久期。
由此可见,债券价格变化与其久期具有线性关系:久期越长,在市场利率变化时,债券价格变化越大;相应地,久期越短,则对应的价格变化越小。因此,债基久期成为衡量利率风险、观察债市交易情绪的重要指标。
那么,债基久期如何测算?
目前,估算债基久期三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1)重仓债券持仓加权法,(2)利率敏感分析法,(3)构建资产组合测算基金仓位法。
前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久期数据频率较低,多是基于基金披露的季报、中报和年报数据,缺乏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投资的指导意义;相较而言,构建资产组合法能更高频地跟踪债基久期,也能更及时地反映市场动向。
久期的作用有哪些?
久期是衡量债券价格随利率变化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债券价格对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一般来说,债券收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当前市场利率和当前对未来市场利率的预期,当市场利率发生同样的变化:
久期越长,债券对利率的敏感性越高,风险越高。
久期越短,债券对利率的敏感性越低,风险越低。
久期如何影响投资?
相对来说,市场收益率下行时,久期长,获取的资本利得更高,久期短,获取的资本利得少。当然,市场收益率上行时,久期长,亏损更多,久期短,亏损更少。因为债券资产每日会有票息,所以久期调整得当,即便在市场收益率上行时,也就是债券资产在下跌时,合理的久期调控下,也可能实现正收益。
从基金经理过往的投资经验上看,债券投资管理首先要确保资产安全和流动性充裕,其次就是要为投资人创造具有竞争力的收益水平,而这就要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调整组合的久期和仓位(杠杆水平)。
经济上行周期,长久期债券资产变现不佳,缩短久期,降低组合仓位是更合适的选择。反之,经济下行周期,利率“下台阶”,货币政策大概率也有利于债券资产的表现,这种情况下,拉长久期,提高组合仓位,甚至合理使用杠杆,能获取更好的投资收益。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责任编辑:l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