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村官考试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

砖题库直播职位库文库题库阅读|

微博微信QQ群问答师资

0451-58933777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黑龙江人事考试 > 黑龙江大学生村官考试 > 备考技巧 > 2014年黑龙江农村信用社指导:关注民生汇总

2014年黑龙江农村信用社指导:关注民生汇总

2014-05-08 11:50 大学生村官考试 http://www.huigudiandu.com/cunguan/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2014年黑龙江农村信用社指导:关注民生汇总

  [ 2014黑龙江省考备考指导Q群:199404602 ]   [ 报考指导微信号:hljhtjy ]

  招考公告 | 考试大纲 | 职位查询 | 专业目录 | 报名入口 | 报名指南 | 红领决胜课程

  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4月28日正式发布,5月12日开始报名,bet365体育娱乐城_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提供2014年黑龙江省考行测答题技巧申论范文申论热点材料及申论答题技巧等资料。

  一、扩大就业的原因

  扩大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途径,必须摆在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位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 就业政策,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 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逐步建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 业良性互动。

  就业是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 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 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 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 训。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完善人员流动政 策,规范发展就业服务机构。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 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扩大再就业政 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 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 劳动保护,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党 中央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就业 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确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 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措施,切实把关系人民群众切 身利益的就业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当前解决就业间题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间题

  近几年,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全国城镇新增就业首次突破1 000万人,是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随着我国新的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通过减 免税费和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措施,更多的劳动者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定额税收减免和社会保 险补贴措施,使更多的企业吸纳了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公益性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措施,不少零就业 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走出困境。免费的就业服务和培训,更是帮助大量劳动者提高了就业能力。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国有13亿人口,有8亿多人需要就业。“十一五”期间,我国 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

  1.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 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 给5 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 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 000万个左右。

  2.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 术职业需要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3.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 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4.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 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 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5.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 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 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三、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要求和途径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十一五”时期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者 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重点解决好体制转轨遗留的再就业问题的同时, 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步骤地统筹城乡就业和提高劳动 者素质,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任务是:基本解决体制 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重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茵有企业关闭破产 需要安置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巩固再就业工作成果,增强就业稳定性;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 业工作,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开发就业岗位的同时,大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能 力;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失业调控,将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 在合理范围内,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加快就业法制建设,逐步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 机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 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具体措施包括:

  1.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战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2.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3.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

  除就业歧视。

  4.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 体系,建立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完善服务手段,开发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功能,为城乡 各类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

  5.加强失业调控。妥善安置关闭破产和重组改制国有企业的分流职工;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 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加强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裁员的指导; 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制订预案和相应措施,对失业进行有效调控,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保持就业形 势稳定。

  6.完善境外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外国人在我国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境外就业突发事件协调处理 工作机制,保护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加强对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对境外就业人员的服 务。加大弁拓境外就业市场力度,扩大境外就业规模。加强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

  四、抓好重点人员的就业工作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基本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重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 员、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巩固再就业工作成果,增强就 业稳定性;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工作,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开发就业岗位的 同时,大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具体来说:

  1.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2.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 财富、提供了税收。

  3.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满足学生家长和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的需要,是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 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 业;二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开发基层公共服务性岗位的新机制;三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和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四要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优化制度环境;五要加强对未就业毕业 生的就业服务和帮助;六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七要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 革,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总之,我们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将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 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建 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之路。

(编辑:黑龙江华图04)

近期课程

1356289人正在这里听课换一批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面试课程
京ICP备11028696号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