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之路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群岛国家,由1.7万多个岛屿组成,被誉为“万岛之国”。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印尼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7亿,是全球人口第四多的国家。
印尼约有300多个民族,除了东部的巴布亚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民族都属于黄种人,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爪哇族。
在1万年前左右,爪哇族的祖先生活在中国大陆地区,后来迁徙到中国台湾地区,之后又迁徙到了菲律宾群岛,并在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搬到了如今的印尼地区。
因此,中国的黄种人与印尼的黄种人确实有着血缘关系,但不是在几百年前,而是一万年前左右的时间。当时大致是“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阶段,也就是野蛮时代,并没有形成民族和文明。
万岛之国
来到印尼后,爪哇人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促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村庄、城镇、文明也逐渐形成。
公元前2世纪左右,印尼的第一个小王国“叶调”在爪哇岛建立,随后涌现出了一批的小王国和部落,例如达鲁曼、诃陵和古泰等。此时,印尼人主要信仰原始的拜物教,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魂。
我们知道,印尼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与中国、中南半岛、南亚地区的交流十分频繁。公元7~11世纪,海上商业帝国“室利佛逝”由于贸易而兴盛,而贸易也带来了印度教及佛教。
到了8~9世纪,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并开始向外传播伊斯兰教。到了13世纪,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将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地区。从此,包括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马来族在内的印尼民族,大部分都改信了伊斯兰教。
由于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印度尼西亚如今是东盟的最大经济体,农业、工业、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的数据,印尼的GDP约为1.0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6位,但人均GDP仅有约4200美元,排在全球第104位。总而言之,印尼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不错的区位优势,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好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