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光圈”比像素更致命,F1.6和F2.0差出一部iPhone
很多人以为像素越高越清楚,但夜视场景下,光圈大小才是决定进光量的核心。光圈值用F表示,F后面的数字越小,进光量越大。F1.6的光圈进光量是F2.0的2.5倍,相当于iPhone14和iPhone11的夜拍差距。
更狠的是,大光圈还能减少噪点。实测某品牌200万像素+F1.6的摄像头,晚上拍到的画面细节比400万像素+F2.0的还多。看参数时别被“2K超清”迷惑,直接找“光圈值”这一栏,优先选F1.6以下的。如果详情页没写?评论区问买家,10个里有8个会晒实测图。
第3:“传感器尺寸”是隐藏Boss,1/2.7英寸碾压1/4英寸
最后一个参数最隐蔽,但决定画质上限——传感器尺寸。简单来说,传感器越大,单像素面积越大,进光量越多。家用摄像头常见的传感器是1/4英寸和1/2.7英寸,听着差0.17,实际面积差了2.25倍。
举个例子:同样环境下,1/2.7英寸的摄像头能拍清人脸五官,1/4英寸的只能看出是个人形。更扎心的是,大传感器还能减少“鬼影”和拖影,晚上有车灯经过时,不会出现一道白光糊掉半张画面。不过商家很少主动标这个参数,教你一招:直接问“传感器型号”,客服如果说“索尼335”或“思特威SC8238”,基本就是大底;如果只说“高清传感器”,大概率是1/4英寸的小底。
夜视不是玄学,是参数堆出来的硬实力。下次买摄像头,别被“全彩夜视”“AI追踪”这些噱头带节奏,直接抓住低照度、光圈、传感器尺寸这3个核心。
记住一句话:白天看软件,晚上看硬件。参数对了,哪怕预算300块,也能买到夜视小钢炮;参数错了,3000块也是摆设。现在打开购物车,看看你的摄像头达标了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