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墓碑上,常见刻有“故、显、考、妣”这些字,是啥意思?
关于祭碑文,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讲究,它与我们平时的日常用语、书写格式都不一样,祭碑文的书写遵循的是“合生老”规则,那么,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呢?
从墓碑形式上,墓碑分为竖式和横式两种,其碑文刻写都有一个统一的格式。竖式墓碑的碑文是自右往左、自上而下直写。横式墓碑的碑文则自左向右、先上后下进行刻写。一般竖式墓碑较为常见,其碑文主要包括包括主体碑文、立碑时间、生卒年月、子孙名称等。
一、主体碑文的写法
01,要遵循“合生老”的规则
写碑文最讲究的是行数和字数达到“合生老”的要求,列数一般不作要求,因为不容易做到。
所谓“合生老”,是以“生老病死苦”作为一个循环,结尾的字数要落在“生”与“老”这两个字上。比如按“1、2、3、4、5”去对应“生、老、病、死、苦”,最后一行和最后一个字必须要落在“生”或“老”这个字上。
举个例子: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
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可以看出,五个数中“生老”寓意很好,但“病死苦”寓意就不吉利,因此,以五个数为一轮,凡是尾数带1、2、6、7的数字都符合“合生老”要求,而不带1、2、6、7的数字就不符合“合生老”要求。
那么,墓碑文刻写时,行数和字数一定要保持6,7,11,12,16,17,21,22……等这样规律的字数才行。
02,死者姓名的书写
由于祭碑文是死者身份的标志,所以一定要用大号字体将死者姓名写在墓碑最正中、最显著的位置,让人一眼望过去,便知道死者是谁。
比如:(祖父)祖考某公某某墓 ;(祖母)祖妣某母某氏墓 ;(父亲)显考某公某某墓;(母亲)显妣某母某氏墓;(岳父)岳考某公某某墓;(岳母)岳妣某母某氏墓等 。
如果死者是女性,也可以将姓名直接写上,比如将母亲写成“显妣某某某墓”;如果死者是单名,就要在“墓”字的前面加上一个“之”字,比如“显妣某某之墓”。
如果是夫妻合葬墓,就要按照男右女左来并排刻写,然后共用最下边的“墓”或“之墓”,并将其写在两列的正中间。
碑文的行数要符合“合生老”规范!如果写了“之墓”后,字数多了一个,就要及时去掉那个“之”字;如果字数少了,则可以在“之墓”上边增加“老人”、“老大人”(对于男性)、“老太君”(对于女性)等字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在姓之后名之前加一个“讳”字进行调整。
03,关于祭碑文的文字禁忌
避免白话。在古代,墓碑文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死去的父母,一定要用考和妣来尊称,而不能用慈母,慈父这种称呼。因为按照民间的说法,只有那些想和父母在地下团圆的人,才会这样称呼。所以,写祭碑文时,要尽量避免用到此类白话词汇。
避免忌讳的文字,比如奢、横、凶、邪等都属于祭碑文忌讳的文字。按照风水说,墓地属阴,若碑文中再出现这些字,就会引发凶煞之气,导致后人不利,也会让逝者难以安息。
二、立碑时间的写法
立碑时间要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的右边,无论公历或农历都可以,但不管用那种历法,阴阳历绝对不能混用。
比如:公元××××年 ×月 × 日(11字);农历岁次 ××年 ××月 ×日(12字);公元×× 岁次 ×× 年月×× 日立(17字)。
写完之后,我们先要数一下字数,达到“合生老”要求。如果是用公历所写,字数不符合时,可以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时立”等字。
如果是用农历所写,一旦字数多了,可以把十一月写为“冬月”,十二月写为“腊月”;字数少了,可以在月份上增加字数,比如将三月写为“暮春月”,四月写为“孟夏月”等进行调整。
三、生卒年月的写法
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日子,也是死者在世间生存过的痕迹的记录,通常单墓写成一列,双墓写成两列,字数也是按照“合生老”的要求。比如:生于××××年×月×日卒于××××年×月×日(22字)。
如果写完后发现字数没有达到“合生老”,就要进行调整,比如增加“公元”两字,或加上出生、死亡地点等,也可以省略具体日期,比如只写到年月就可以,总之,一切要达到“合生老”要求。
四、子孙名称的书写
一般要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的左边,但最好不要超过20个名字,要不然就显得太过拥挤。
第一行先写一个“孝”字,第二行写一个“男”字,第三行写儿子所属的字辈,第四行写儿子辈的名称。然后按照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
写完儿子辈名称后再在下一行写孙子辈,先写一个“孙”字,再在下一行写孙子的字辈,然后再写名称,依然是按照年龄大小自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
如果是曾孙,就先写“曾孙”字(二字各占一行),再在下一行写曾孙的字辈,然后再在下一行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如果死者儿孙较多,就不写死者女儿和孙女的名字。如果需要写的,就写在右边立碑时间与主体碑文之间的空格处。
也是先写一个“孝”字,但第二行是写一个“女”字,第三行就写女儿们的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
孙女名称写在女儿名称的下一行,先写“孙女”(二字各占一行),然后在女字的下边一行写孙女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写完这些后,还需要在下一行写一个“祀”字,然后再计算一下子孙内容的行数,要达到“合生老”才行。因此,要么是6行或7行,要么是11行或12行等,如果行数不够,就需要在“祀”字前加字,可加成“跪祀”、“仝祀”、“仝跪祀”等。
竖式墓碑的尺寸碑文合生老
竖式墓碑一般呈竖立的长方形,高度明显大于宽度,尺寸是基本固定的。所谓基本固定,墓碑净尺寸不含上边和左右两边的边框等装饰
小型墓碑:
高度一般为2尺6寸或2尺7寸(约90厘米),宽度一般为1尺6寸或1尺7寸(约55厘米);
中型墓碑:
高度一般为3尺1寸、3尺2寸(约105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1寸、2尺2寸(约70厘米);较大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6寸、3尺7寸(约120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6寸、2尺7寸(约90厘米)。
大型墓碑:
凡高度超过3尺7寸,宽度超过2尺7寸的墓碑,就属于大型墓碑,高度在4尺1寸(140厘米)以上,宽度在3尺1寸(105厘米)以上。
碑文合生老生1、老2、病3、死4、苦5、生6、老7、病8、死9、苦10、生11、老12、病13、死14、苦15、生16、老17……凡是尾数带1、2、最后的一个字必须落在“生”字或“老”字上。
6、7的数字都“合生老”,不带1、2、6、7的数字就不“合生老”。就是说,碑文的行数和字数都必须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等数字
合生老尺寸
合生老这个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墓碑尺寸的讨论中,合生老是指墓碑尺寸的基本固定,即有一定的标准尺寸。根据提供的信息,墓碑的尺寸分为不同类型:12
1.小型墓碑:高度一般为2尺6寸或2尺7寸(约90厘米),宽度一般为1尺6寸或1尺7寸(约55厘米)。
2.中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1寸或3尺2寸(约105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1寸或2尺2寸(约70厘米)。
3.较大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6寸或3尺7寸(约120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6寸或2尺7寸(约90厘米)。
4.大型墓碑:高度超过3尺7寸(约120厘米),宽度超过2尺7寸(约90厘米),高度在4尺1寸(140厘米)以上,宽度在3尺1寸(105厘米)以上。
在讨论双开大门的尺寸时,合生老指的是一种标准尺寸,通常为2400mm*2400mm,但这个尺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门的尺寸既不过大也不过小。
合生老的尺寸,最好按丈高尺配分金来定。
合生老原则,碑文和行数都必须符合合生老的原则。
比如我们的字数是21个字,我们可以分成一排或二排,这样就合生老,如果写成三排,这样就不符合合生老,并且字数总数的尾数也要是1,2,6,7中的一个。
现代的白话文,因为加入标点符号的原因,很难做到全部符合合生老的要求,只能追求一个大概。
结语:
由于各地民俗的不同,也使得各地墓碑碑文的写法也各有不同,但无论怎样,人们书写祭碑文的初衷和目的都相同,通过记录和留存逝者生存过的痕迹,也是后人对逝者的纪念和缅怀。